党的关怀暖人心

时间:2017年05月22日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背景色:

“我们寺庙现在有电影、有书屋、有澡堂,僧人们不仅有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还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国家每年免费为僧尼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这些都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的。”芒康县罗布林寺堪布旺秋说。

2011年以来,昌都市为深入推进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实施“六建”、“六个一”、“9+1”等一系列利寺惠僧政策,强化僧尼管理、教育、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寺庙发生了巨大变化。

扎实推进“六建”工作,夯实维稳基层基础。昌都市委统战部牵头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在寺庙“建管理机构、建班子、建队伍、建党组织、建职能、建机制”六建任务,抓住“建班子、建队伍”关键环节,严把政治素质关和工作能力关,配强重点寺庙、配足一般寺庙的管理委员会,大力加强宗教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督促指导履行好寺庙管理、教育、服务三项职能,夯实寺庙维稳基层基础,确保昌都市宗教领域持续和谐稳定。全市20人以上寺庙成立寺管会,20人以下寺庙派驻专职管理特派员,成立寺庙派出所或警务室89个,选派驻寺干部1496名。建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等党组织238个,建设管委会业务用房239个,总面积15万余平方米。全市各寺庙管理委员会经费已全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持续开展“六个一”活动,强化教育服务管理。昌都坚持把开展“六个一”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改善寺庙公共服务、构建寺庙和谐稳定长效机制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深入践行“四交四不交”、“十有”、“八个好”要求,多渠道多形式主动与僧尼交朋友,近距离开展谈心帮扶教育,常态化走访僧尼及其家庭,帮助寺庙和僧尼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教育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干部与僧人经常性一对一沟通,寺管会与僧人所在县、乡、村基层组织联通,寺管会与僧人家庭定期互通,还互留姓名、互留联系方式、互留具体地址,健全完善僧尼信息档案资料,健全寺庙僧尼日常跟进管理措施和责任,健全贫困僧尼帮扶机制,做到“十一个心中有数”,形成寺庙管理机构、基层组织、僧尼家庭共同参与寺庙管理工作新格局。2011年以来,共建立僧尼档案1.39万余套,全市驻寺干部与僧尼交友结对2700余对,驻寺干部人均走访僧尼及家庭10次以上,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折款1300余万元。

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团结凝聚人心。以让寺庙僧尼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保障和改善寺庙僧尼民生为着眼点,大力实施以“寺庙有领袖像、有国旗、有报纸、有广播电视、有电影、有书屋、有路、有水、有电”为主要内容的“九有”工程,领袖像、国旗、报纸、电影、文化书屋、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僧尼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保参保率达97.6%;僧尼参加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2%,持证贫困僧尼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持证僧尼每年享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深化创建评选活动,提升创先争优热情。坚持把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反三爱”教育与开展和谐模范寺庙暨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活动有机结合,大力引导广大寺庙僧尼对照标准查问题、纠偏差、抓整改、明方向。2011年以来,累计表彰和谐模范寺庙1521座、爱国守法先进僧尼9.5万余人,先进寺庙管委会1521个、优秀驻寺干部2410人,兑现奖励资金1.7亿余元。

加强重点寺庙全面整治,维护宗教正常秩序。深入开展“排雷除瘤挖根强基”行动,严格落实“有乱必治、治必有果”等要求,针对寺庙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抓整治、除顽症、建秩序、促稳定”为目标,制定《昌都市重点寺庙教育整顿工作意见》,稳步开展治理工作。2012年以来,市、县(区)工作组先后深入卡若、江达、贡觉、芒康等7县(区)寺庙,扎实开展集中教育治理整顿工作,有力维护藏传佛教正常秩序。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