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规划
索引号 000014349/2018-00083 文      号 藏政发[2017]57号
发布机构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 发布日期 2018-11-26 12:06:00

时间: 2018-11-26 12:06:00 来源:

背景色: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动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对全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的指导和规范,促进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繁荣兴盛,按照《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自治区“十三五”时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藏政发〔2015〕62号)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4〕48号)、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的《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文公共发〔2015〕24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财政部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广发〔2015〕32号)、《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 “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藏党办发〔2015〕29号),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西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服务西藏工作大局、服务西藏文化繁荣发展、服务西藏各族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意识形态主阵地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行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事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西藏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舆论引导能力显著提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着力提升舆论宣传能力,出版《梦想人物——西藏访谈》《中华民族大团结》等400种主题出版物,推出《中国梦·西藏故事》《国庆故事》等400多个报刊专题专栏专版,推出《幸福欢歌50年》等110多个广播电视栏目节目。着力创新正确舆论引导机制,持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声势宏大,成效突出;坚持“三贴近”,开展“走转改”,新闻宣传更接地气,媒体公信力、引导力、传播力明显增强。

重点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重点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影视进寺庙工程等惠民工程。开展“书香西藏”全民阅读活动,开通雪域书猫数字阅读平台、设立数字阅读体验区,组织推出百种藏汉文对照惠民图画,试点建成1000个卫星数字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持续推进,截止“十二五”末,向农牧区群众发放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49.66万套;广播电视进寺庙工程成效突出,全区寺庙实现了寺庙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每村每月一场电影放映目标得到巩固;藏语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与译制能力明显提升,央视《新闻联播》实现完整藏语译制播出;西藏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推出康巴语谈话类节目,并创作多部藏语广播剧;西藏电视台探索影视译制工作社会化运营模式,译制量逐年提高;2015年全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4.83%和95.96%,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4.5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区65个县级及边境口岸新华书店发行网点基本建成,73辆流动售书车配送到县。完成西藏日报社报纸印刷业务用房改建及党报党刊信息化设备购置项目和西藏新华印刷厂绿色印刷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全区中短波和调频广播覆盖网络基本形成,小功率中波覆盖网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中短波转播发射台总功率达589千瓦,调频转播发射台总功率达l02.82千瓦,电视转播发射台总功率达112千瓦,较“十一五”末分别提升15.08%、4.25%和7.69%。全区七地市开通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所有县城建成有线电视网络,并向乡镇延伸,截至2015年底,全区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总数达23.51万,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16.86万户,较“十一五”末分别增加34.03%和787.59%。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制播建设加快,西藏电视台拍摄、制作、播出全程实现数字化。全区30个高海拔边境县新建广电中心,办台条件明显改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媒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媒体融合稳步推进,出版发行单位不断壮大,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广播电视节目覆盖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制作和播出能力显著提升。一大批优秀出版物和广播电视作品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各类奖项,精品出版物和广播电视节目增多,藏文化特色凸显。西藏卫视在全国各地实现政策性落地,中国西藏之声网实现多套节目在线播出,藏语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空间得到拓展。“十二五”末,全区共有图书出版单位2家、期刊出版单位37种、报纸出版单位25种、音像电子出版单位2家、发行单位644家、印刷复制单位(企业)41家。12家报刊创办了数字报刊或网站、手机报,新华印刷厂等5家出版物印刷企业获得绿色认证,中小学教材全面实现绿色印刷。出版图书3500种1750万册、音像电子产品250种100万盘,出版报纸35000万份、期刊1000万册,藏文类出版物占出版总量的70%以上。全区共有广播电视台6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台1座,共开办广播频率10套,电视频道14套,频率频道数较“十一五”末增加7套。2015年,全区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分别达3.7万小时和1.4万小时,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30.26%和147.50%;播出广播电视节目分别达5.82万小时、8.11万小时,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50.30%和72.44%。

“走出去”工作取得突破。实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着力打造立足尼泊尔、辐射印度等南亚国家的综合出版中心,推动引导企业与尼泊尔人民周报、尼泊尔出版协会出版机构达成收购和参股协议,与部分书店达成合作意向。成功举办2012年尼泊尔中国书展、2014年“感知西藏—2014年尼泊尔中国书展”,挂牌成立了尼泊尔中国出版文化基地,与尼泊尔出版机构签订了版权输出、出版发行、建立加盟书店、文化交流等方面的4项合作协议,组织西藏广播电视代表团出访尼泊尔。2013年首次参加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交流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每年组织相关行业单位参加全国书博会、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等展会,扩大了行业影响力。

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组建工作顺利完成,取消职责7项、下放职责8项、承接职责6项、加强职责8项,各地市新闻出版广电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积极推进。西藏人民出版总社暨西藏藏文出版基地组建工作稳步推进,自治区新华书店改革有序开展,西藏新华印刷厂改革迈出新步伐。西藏出版物质量检测鉴定中心机构成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藏语文分中心正式挂牌。“十二五”末,全区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达到9.9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34%。加强印刷发行行业管理,严格执行准入退出机制,出版“3·15”监督抽查活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等集中整治,规范版权市场秩序,版权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收缴非法违禁出版物200余万件、查处案件300余起。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和西藏电视台建制升级,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新媒体中心和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收听收看中心正式成立。有线网络转企改制与整合工作和城镇影院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十二五”末,广播影视实际创收收入达到1.47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28.95%。加强广播影视行业管理,规范新闻采编秩序,连续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假媒体假记者假新闻活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管理、广告管理、宣传管理、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援藏工作成绩显著。“十二五”以来,召开了3次对口援藏会议,全国新闻出版广电系统累计完成援藏项目28个,落实援藏资金3837万元。进一步完善中央三台与西藏两台干部双向挂职交流机制,选派65人次交流干部进藏工作。全区新闻出版广电系统选派180余名干部到中央三台、对口援藏省市培训学习,有力推动了西藏新闻出版广电事业发展。      

第二章 “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西藏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具有独特地位,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迫切要求长足发展。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处于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在治藏、兴藏、建藏、稳藏的历史进程中,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挥着舆论引领、文化凝聚、精神推动的巨大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对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西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推动西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长足发展,才能切实担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重要职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迫切要求推进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项改革任务、制度建设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聚焦、向构建发展新体制聚焦,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严明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取得预期成效。“十三五”时期,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在日益有利的政策环境下,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大发展的良好条件。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作出了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证西藏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既是对西藏人民的承诺,也是对包括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在内的宣传文化建设者的号召,为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巨大动力,带来了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与此同时,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了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基本标准;文化部等七部委出台的《“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强调西藏在内的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要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明确了西藏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方向。由于基础薄弱,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建设仍处于追赶阶段,农牧区要达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基本标准,任务艰巨,特别是在对接农牧民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方面亟待加强。西藏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对实施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和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作出了新部署。“十三五”期间,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切实满足群众有效需求。

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和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新形势,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迫切要求加快融合发展。在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主战场的新形势下,中央对网络强国建设做出了部署。新兴媒体迅猛发展,正加速走向网络化、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中央已将媒体融合发展列为重大工程和基础工程,对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做出重大部署,要求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实施宽带广电战略和“广电+”行动计划和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全国新闻出版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正向纵深推进。自治区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我区媒体融合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一项紧迫任务。在西藏,反渗透反分裂斗争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网络视听传媒成为反渗透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是一个新的主战场。目前,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新业态发展远落后于内地,单位信息化工作水平不高,仍停留在传统生产传播模式,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出版印刷发行数字化、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三网融合”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明显滞后于思想文化主阵地建设要求,与发达地区和内地省份的差距在拉大。媒体的融合发展,事关宣传思想文化主阵地建设重大职责,面临诸多困难和严峻竞争态势,任务十分繁重。

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迫切要求改革创新。西藏地处世界屋脊,气候特殊,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建设任务比内地更加艰巨,公共服务成本远高于内地。教材发行因点多线长,运输成本高;县级新华书店运行不良,基层实体书店生存压力大。绿色印刷认证成本高,印刷业转型升级进程缓慢;新闻出版业发展基础薄弱、缺乏市场支撑,体制机制不活,发展动力不足,“小、散、弱”等累积的问题长期存在,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发掘、不能转化为新闻出版产品,资源优势、特色优势还未形成发展优势。到2015年底,全区仍有12.9万户农牧民难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滞后,自治区、地市、县、乡镇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采制播传存用的数字化、网络化尚未完成;地市和县级广电媒体以及基层台站基础设施薄弱,地市台节目只能覆盖本地部分地区,全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和县城数字影院建设严重滞后;人才严重匮乏,引进难,流失多。特别是节目(包括藏语节目)创意人才、采编人才、新媒体人才、新技术人才、经营人才严重不足,地市台的一线业务人才更加匮乏;服务成本高“造血功能”低,西藏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不及内地一般地市,媒体发展的市场资源十分匮乏,产业支撑极为薄弱。“十二五”末,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我区在全国各地区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比重)排名倒数第三,广播影视的收入结构不尽合理,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发展主要依赖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成为推动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牢牢把握“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协调,深入推进资源整合、业务聚合、媒体融合,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繁荣发展,着力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舆论引导能力和事业产业发展能力,确保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绝对安全,奋力开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繁荣兴盛新局面,为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媒姓党,坚持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切实践行“高举旗帜、引领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拓展提升农家书屋和寺庙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惠民工程,全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农村电影放映“一村一月一场”成果进一步巩固,适合基层群众需要的藏文出版物、藏语广播影视作品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努力利民惠民,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坚持创新跨越。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重用好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新形势,把握新闻宣传和事业产业发展新特征,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实际出发,瞄准行业发展前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由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向以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转变,推进跨越式发展,增加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全方位改革创新,以改革激发动力、增强活力、释放潜力,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创造力、生产力,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大力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法律法规体系,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章 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

(一)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总体目标: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品更加丰富;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全面落实;传统出版业向现代出版业积极转变,实体书店健康发展,县级新华书店正常运行,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传播能力显著增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更为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管理体制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发展动力切实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升,行业秩序更加规范,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有效维护;建立“走出去”新格局,藏语文出版、藏语卫视国际传播力显著增强。

(二)具体指标

——新闻出版方面

公共服务指标。到“十三五”末,实现农家书屋、寺庙书屋提质增效和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社区书屋、职工书屋、警营书屋、边境口岸书屋初具规模。每个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年均新增出版物不少于60种,报纸、期刊持续更新。

产业规模指标。“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12%,到“十三五”末实现全行业营业收入16.3亿元。利润年均增速不低于7%,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

产品规模指标。到“十三五”末,年出版图书达到360万册,音像制品出版达到22万盘,出版报纸达到8649万份,出版期刊达到247万册。

“走出去”指标。“十三五”期间,探索建立1-2个海外电子商务发行渠道。每年对外翻译藏文出版物50种,藏文出版物对外出口30万册。

——广播影视方面

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有效的媒体融合新闻宣传引导机制,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为龙头,各地市台为骨干,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实效,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主阵地。

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健全。广电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基本建成,自治区、地市、县台节目无线传输覆盖人口显著增加;各地市台电视主频道基本实现通过直播卫星定向覆盖本地区;广电节目多渠道、多平台、多终端覆盖格局形成;IPTV、互联网电视积极稳妥推进。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能力显著提升。

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达到国家指导标准,民族语言节目生产能力和译制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广播电视台节目对接群众需求的能力显著提高;地市、县级台成为兼具节目转播和节目自办功能的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主体;试点建设室内放映室,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加快由流动向固定、室外向室内转变,电影进校园、进工地、进社区、进寺庙常态化,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和购买、社会力量参与、覆盖全民的电影公共服务机制;自治区、地市、县、乡镇、村五级应急广播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到“十三五”末,通过有线、无线、卫星等方式,实现全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

产业发展和影视创作取得新突破。全区广播电视广告产业平稳发展;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宽带化改造基本完成,用户超过30万户;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影院建设基本完成,覆盖城市、乡镇、农村的新型电影发行放映体系基本建立,西藏自治区级电影院线基本建成;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节目制作量年均增速在10%左右;西藏特色影视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安全播出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升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和广播电视安全传输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争取实现全系统零停播和零事故;覆盖传统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融合监管平台与监管机制基本建成;广播影视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第五章 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一)创新强化新闻宣传,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等重要活动、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各媒体开设专题专栏专版,形成强大舆论声势;策划并持续推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旧西藏对比等重大主题报道,精心组织形势宣传、成就宣传、时政宣传、典型宣传等各类专题报道,用系列重点宣传报道引领宣传导向;讲好中国故事和西藏故事,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伟大祖国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强化“五个认同”,形成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舆论力量;面向群众及时有效解疑释惑,加强和创新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引导,开办一批民生服务类节目栏目,增强服务性有效性;加快建立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应急报道机制,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开设直播窗口,积极准确开展报道。推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列通俗读物,解读阐释中国梦、“中国梦•西藏故事”系列出版物;大力推进藏文古籍整理,藏汉互译出版,扩大藏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新闻宣传、主题出版活动中,始终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 增强“时度效”,坚持策划在先,内容形式创新,坚持精品战略,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繁荣创作生产,以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为重点,制定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和优秀影视剧创作剧目计划,设计启动一批图书、影视剧、动画片、纪录片重大创作项目,加强出版内容建设,创优广播电视节目,推动影视剧和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推动更多作品既有“高原”水平、又成为“高峰”之作。

专栏1 新闻宣传能力提升

1 藏文主题出版项目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等主题教育,每年出版藏文主题通俗读物100种。

2 藏文重点出版

加强民文出版工作,策划推出更多优秀藏文精品力作,每年出版20种科技致富图书、20种青少年图书、20种维护稳定图书、20种宣传新成就图书、20种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图书,共100种藏语文类出版物,巩固主流思想阵地。

3 藏文古籍整理出版

实施藏文古籍整理出版项目,每年搜集、整理、出版20种藏文类古籍图书,促进藏族文化交流,提高藏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保护藏民族文化,扩大藏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4 原创精品出版

鼓励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原创出版精品,深度挖掘西藏地域特色鲜明的出版资源,大力推动西藏特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鼓励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的原创出版,特别是带领全社会和广大基层群众客观认识社会发展现实,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现代意识的作品。每年出版原创图书50种、音像制品20种。

5全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协作平台

利用有线网和宽带网,建立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各地市台、各县台新闻采编播信息共享技术平台和工作平台,形成纵向、横向跨台新闻宣传协作机制,切实做到“三贴近”,解决各台新闻节目源少、基层采访力量不足、农牧区一线新闻偏少、基层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难的问题,形成分采、共用、联播、互补、广覆盖的协同机制,显著提升全自治区广播电视报道能力。

(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支持实体书店建设,建设拉萨中心书城,提升新华书店品牌价值和综合实力,发挥新华书店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实施自治区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迁址重建项目和6地市新华书店建设项目,建设多功能图书仓储集散中心,提升配送便利性,形成有效的发行覆盖和辐射;实施自动售书机购置项目,有效拓展销售渠道。建设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广播电视中心;为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音视频资料的保存、管理资料库进行数字化分类、建档、内容上载,建设对外公共服务平台、资料检索系统、珍贵影像资料发布及检索系统建设和其它行政建设;区级藏语广播影视节目译制、制作能力显著增强,切实解决地市藏语节目套数少、内容不丰富,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听好、看好广播影视节目的问题。购置和完善广播电视藏语节目制作和译制设备。在原址重新规划建设37个县级广播影视中心,逐步推动配置电视节目采编播等设备,满足各县每天自办一小时节目的需要。

专栏2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完成拉萨中心书城、自治区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迁址重建、自动售书机购置、六地市新华书店项目;建设广播电视应急备用系统(西藏广电中心)、西藏影视音像资料库、地市广播影视藏语节目译制中心、县级广播影视中心项目。

(三)突出文化利民惠民,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藏党办发〔2015〕29号),以“书香西藏”为主题,开展“小手拉大手”阅读活动、“驻村干部带群众”阅读活动、“干部僧尼同学习”活动等全民读书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读书日、书香之家(村、乡镇、县)创建和读书示范单位评选活动,开展向全区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向干部群众推荐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全民阅读活动每年不少于1次,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2天;对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实施提质增效建设,改善书屋硬件设施和阅读环境;实施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建设,逐步完善数字内容;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基本配备的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报纸期刊不少于20种、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少于40种(张),年新增图书不少于60种;支持实体书店纵深发展,巩固文化阵地,突出实体书店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发挥其在促进全民阅读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影视作品和大众娱乐节目的制作发行翻译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对全区新增农牧户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对新通电寺庙采用直播卫星实施舍舍通。直播卫星提供不少于17套广播节目和25套电视节目;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基本建成,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和15套电视节目;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提供不少于11套广播节目和不少于60套基本电视节目;推动农村电影放映由室外转室内,由流动转固定。为农牧区群众提供数字电影放映服务,每村每月不少于1.6场,其中每年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2年)比例不少于1/3;为中小学生每学期提供3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在国家级应急广播平台的支持下,逐步推动全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启动全区7个地市和68个县(口岸)、所有乡(镇)和村一级的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工作。建立全区应急广播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确保全区应急广播长效运行体系基本建立。除拉萨外,西藏其余6个地市电视台主频道实现通过直播卫星定向覆盖本区域。为地市台争取卫星资源、配备上星传输设备、供配电及应急电源设备、机房环境监测及监控安防设备,构建上星信源传输系统和应急安播系统等。

专栏3公共服务工程项目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农家书屋和寺庙书屋提质增效工程、书屋数字化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舍舍通项目;农牧区电影放映室内放映室试点建设;全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六个地市电视节目上星定向覆盖项目。

(四)积极培育产业主体,实现资源优势转化发展

在西藏新华印刷厂建设西藏数字印刷中心,实施基地厂房改造、基地集中供气、厂房恒温恒湿系统建设;深化西藏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建立全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垂直管理体制。以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灾备中心建设项目为契机,将自治区有线电视网络中心现有业务传输至县级有线网络,从而实现业务全区统一传输;以自治区电影公司为核心,组建西藏电影院线,发展西藏城市影院和县级城市影院。针对西藏市场特点,通过协商,按照一定优惠价格一次性打包买断一批影片的版权,降低西藏城市影院分账压力,逐步培养西藏民族电影院线市场,提升西藏民族电影院线服务质量。

专栏4  产业基础建设项目

新建西藏数字印刷中心;新建西藏有线数字电视总前端灾备中心;推进西藏电影院线建设。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落实

切实加强规划的组织领导、宣传贯彻和任务落实,确保工作扎实推进,规划任务全面落实。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负责本规划的统一协调和宏观指导,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对规划确定的指标以及重要任务、重大项目,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方案。各地市主管部门切实将规划的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将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评价。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完善和强化决策咨询,建设程序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保障机制,提高决策水平。加强规划宣传指导,促进任务实施主体深入领会规划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确保各项任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顺利实施。

(二)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政策保障

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三网融合、宽带西藏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执行落实力度,保障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改革发展顺利推进。结合实际和发展需求,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支持,形成支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和投资体系;积极协调规划、国土、建设、环保、市政等部门,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加强与宣传、文化、网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统计分析、整体政策研究和发展绩效评估,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设计和系统规划。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单位改革和融合发展,深化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西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领导保障与协调统筹机制,实行项目责任单位、责任人、方案、资金、实施、督查“六到位”责任模式与“台账式”管理模式,抓好落实。主动做好对口援藏对接工作,统筹考虑受援双方的实际情况,以项目援藏、人才援藏、节目援藏、技术援藏、资金援藏等为主要方式,按照向基层倾斜、向农牧民倾斜的要求,合理规划新闻出版广电援藏项目,进一步完善援助对象具体明确的长效援藏机制,着力解决国家项目中未列入、地方财力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加快科技创新,强化技术保障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完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技创新体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要求,大力推进新闻出版大数据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水平,突出科技引领,深入实施“宽带广电”战略、“广电+”行动计划、“三网融合”、“宽带西藏”,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工程、广播影视数字化提升工程、广播电视文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和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工程。整合相关资源,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技机构建设。深入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标准化建设,建设数字出版标识符体系、出版物质量检测标准、电子书内容、绿色印刷等新闻出版领域相关标准。

(四)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行业保障

充分发挥投资的支撑撬动作用,加强规划实施的对接协调,加强重大项目监管,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争取延续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力度,落实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文化安全专项资金、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经费、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出版基金、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等专项资金。鼓励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推进落实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资金。对关系广大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重点扶持,资金和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以国有资本为主,放宽市场准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印刷发行、影视制作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完善资金核算监督和绩效评估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加强依法管理,强化法治保障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建立完善以政府法规、部门规章为主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法制体系,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着力推进《著作权法》《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贯彻落实,推进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立、改、废工作。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决策,推行权责清单,完善管理体制,理顺管理关系,落实管理职责,不断完善权责统一、健立行业依法行政体制。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和党管媒体原则,将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纳入管理范围。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准入管理和日常监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出版产品评价体系、质量监督校验管理体系及认证体系。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坚决惩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规范广播影视播出秩序,重点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广告播出等管理,改进宏观调控,强化行业准入,建立违规主体退出机制。坚决抵制违法犯罪和丑闻劣迹者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发声出镜。坚决打击偷漏瞒虚报电影票房及盗录盗播电影行为。认真开展违规广告、违规视听节目整治工作。加强报刊年度校验工作。

(六)拓宽用人渠道,强化人才保障

事业兴,首先要人才兴。牢固树立人才是发展第一要素的理念,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在抓政策、抓协调、抓服务、抓管理上下功夫,给予播音主持、编辑出版、媒体融合等重点领域重要环节人才倾斜,紧紧抓住加强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三个环节,健全人才选拔、培养、评价、流动、配置和奖励机制,加强和改进各类人才的引进、交流、评价、培养和使用。创新人才引进和聘用机制,通过引进、选调、招考、招聘等多种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对个别特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招聘,打破学历、职称、身份等限制。探索特殊人才项目制聘用和非全职聘用机制,鼓励更多人才参与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建设。做好与对口支援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对接,优化援藏干部人才结构,形成双向人才交流援助培养长效机制。立足事业发展需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放式人才培养之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参与总局行业领军人才工程、名人名品工程和自治区“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人才培训、挂职学习交流项目,协调对口援藏部门和单位探索实施人才“组团式”选派,统筹抓好公共服务维护、基层专业技术、民族语译制、媒体融合以及经营管理等急需人才培养。大力开展和鼓励现有从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培训。加强与区内外高校、新闻出版影视机构等单位的合作,围绕重点项目和基础工作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把牢守好阵地,保障事业发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促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实现我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

//是否显示作废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