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政民互动>在线访谈

坚守初心砥砺奋进 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阔步前行

访谈时间: 2019-12-09 10:30

访谈嘉宾: 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王寿碧

访谈简介: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寿碧为我们介绍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寿碧为我们介绍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 你好,王主任。

嘉宾: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参加本期节目,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经过60年的努力,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更好得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主持人:好的,王主任,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年来,我区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怎样的改变?

嘉宾:西藏民主改革以前,仅拉萨、日喀则有3所设备极其简陋、规模很小的官办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从业人员不足100人,加上民间藏医也只有400余人,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卫生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广大人民群众患病无法得到及时医治。

民主改革以来,中央逐年加大对西藏的援助力度,出台一系列扶持西藏发展的特殊政策,取得历史性进步,发生格局性变化。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相继建立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院(站)。90年代实施农牧区卫生事业乡卫生院、县卫生站、县妇幼保健院“三项”建设,2000年以来自治区卫生监督所、自治区血液中心正式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逐年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改扩建了自治区人民医院、藏医院,新建了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基本完成建设,自治区医院完成基坑开挖,市、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所有行政村均有村级卫生室,基本实现一村两医。同时,还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农牧区巡回医疗车、彩色B超、X光机、多参数监护仪、显微镜、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卫生医疗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卫生健康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从1965年的193个增加到1548个;床位从1631张增加到16787张;卫生人员总数从2947人增长到24018人。覆盖城乡的自治区、地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医疗救治硬件设施得到明显加强。民主改革初期,现代医学基本空白,经过60年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藏西医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便利的就医条件,服务质量和均等化问题得到有力解决。人均期望寿命从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70.6岁,人口从民主改革前不足120万人,增加到343万人。

主持人:在深化医改方面,有什么制度性的创新?

嘉宾:西藏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始终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实现“基层首诊、上下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目标。一是开展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全区12家三级医院(含藏医院)、37 家二级医院参与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墨竹工卡县、江孜县、察隅县列入国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目前,全区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82.21%。二是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重要抓手,不断细化签约服务内涵,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转诊预约、公共卫生等服务,有序引导群众合理就医。截至2018年底,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53.4%,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68.22%。三是制定病种目录清单。按照“大病不出自治区、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区”目标要求,依托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人员、技术、资源优势,根据我区实际,结合各地疾病谱,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制定分级病种清单,定期调整补充病种目录,规范上下转诊标准。目前,已制定367种“大病”、2208种“中病”清单。四是创新巡回诊疗模式。为统筹调动县、乡、村基层医疗人力资源,针对西藏实际和群众健康需求,解决基层卫生人员缺乏、力量分散等问题,今年启动实施高海拔偏远乡村基层巡回诊疗。6月在昌都市、那曲市和阿里地区的10个县、96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巡回诊疗试点,计划2020年在全区692个乡镇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共组建团队46个,开展基层巡回诊疗183次,巡诊10万余人次,开展宣传咨询活动269场次。五是加强对口帮扶。17家城市医院对口帮扶31家高海拔乡镇卫生院。派出94名医疗卫生专家进驻受援乡镇卫生院,采取“传、帮、带”形式,重点从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防控、健康扶贫、宣传倡导、基本信息统计等六大方面开展帮扶。截至目前,已开展巡诊510余次,门诊接待量9万余人次,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主持人:另外,我们来谈一谈卫生援藏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的推动作用。

嘉宾:卫生援藏有力弥补了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的短板和不足,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对口援藏工作扎实推进。1973年7月,国务院下发文件,向西藏派出医疗队,帮助西藏各地开展医疗、科研、教学工作。1973年至1983年的10年间,先后派出5批、近2000名进藏医疗队员。2002年5月,第三次全国卫生援藏工作座谈会决定,把卫生援藏工作正式纳入党政对口援助范畴。目前,全国共有17个省(市)、16个国有大型企业和1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单位承担对口支援任务。二是“1774”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有效开展。2015年6月,中央组织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先后从北京、上海、安徽、广东、重庆、辽宁、陕西7个对口支援省市65家医院选派842名医生。4年来,援藏专家帮带826个医疗团队、2354名本地医务人员, 选派有培养潜力的本地医务人员和新入职医生到对口支援医院跟岗培训、进修业务。拉萨市等六个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按照《关于印发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7号)要求,86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西藏自治区74县85家医疗机构(含1所市妇幼保健院、71所县人民医院、5所县藏医院、1个乡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村卫生室)。三是积极协调,全力协助“组团式”血液援藏工作。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人民健康生活,2015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血液“组团式”援藏工作,明确对口援助省份、血液月援助量,对我区医疗卫生技术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进行托底保障。

主持人:健康扶贫是近几年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请王主任和我们聊一聊健康扶贫工作?

嘉宾:我区坚持把健康扶贫作为关键战役来抓,深入开展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和三年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努力实现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医保制度保障看病”的目标。

自2016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全力做好“三个一批”工作,全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63394人下降到目前的7005人,为西藏各县实现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一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结合我区疾病谱,扩大病种至33种,明确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和付费原则以及保障政策。目前,全区罹患大病3987名,已救治3646名,救治率达91.4%。二是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通过长期坚持“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现了55621名建档立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因病致贫返贫率控制到5.99%。为4322名罹患我区33种大病集中救治病种的贫困患者提供规范化集中治疗,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贫困患者提供基本救治和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服务,为重病患者提供兜底保障,同时,还实现了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明显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三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对不能一次治愈、医疗费用持续发生且巨大的重特大疾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保障措施。

主持人:近年来,我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为我们介绍一下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相关情况?

嘉宾:民主改革前,西藏各地卫生状况极差,常有瘟疫流行,因无防护机构,传染病、地方病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很多人因病致残,甚至病死。

民主改革后,全区建立了82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点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普查防治工作。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20世纪60年代消灭天花,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对儿童进行卡介苗、麻疹等疫苗的接种,接种率达90%。2009年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对11种传染病的预防实施了计划免疫。连续18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2010年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鼠疫、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大骨节病和饮水型氟中毒已超额完成“十一五”国家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目标;疟疾消除工作今年初步通过国家考核组验收。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从1978年的3864.12/10万和6.65/10万下降到2019年的378.53/10万和0.93/10万。

201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绝不把包虫病带入2020年小康社会”的郑重承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仅1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区人口的筛查工作。确定区内13家定点医院,预留床位150张,医疗费用由政府财政实行兜底保障,“无预约、无等候、零支付”地开展救治工作,累计开展手术治疗5000多例,符合药物治疗标准的患者统一免费发放药物,实现应治尽治。

2018年6月,全面启动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风湿病(骨关节疾病)“三病”综合防治工作。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累计完成对195.6万人的筛查检测和防治干预,超额完成“三病”重点人群筛查工作。

主持人: 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我区妇女儿童在医疗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嘉宾:民主改革前,西藏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全区孕产妇死亡率达5000/10万、婴儿死亡率达430‰。

1951年,开始在西藏宣传新法接生和妇幼卫生知识,1953年,举办新法接生和妇女保健知识培训班,培训了藏族接生员,60年代初,开展对农村妇女特殊生理阶段卫生状况的调查。70至80年代以后,逐步在每个乡配备了乡村医生和接生员。建立7地(市)妇幼保健院,启动实施妇女儿童“五期”保健等工作,住院分娩率1989年为2.9%,90年代,在推行新法接生的同时,大力提倡孕产妇住院分娩。

进入新世纪,印发《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区妇幼卫生工作的意见》,妇幼健康工作逐步扩展到覆盖妇女儿童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服务,初步形成婚前、孕前、孕期、产后、儿童5个时期“一条龙”服务链,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完善住院分娩奖励补助政策,先后制定出台《西藏自治区“降消项目”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管理暂行办法》和《促进农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暂行办法》。自2011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为农牧区孕产妇购买孕产妇住院分娩医疗保险,逐步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提高住院分娩率。2019年5月召开全区妇女“两癌”防治工作启动会,印发《西藏自治区妇女“两癌”防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流程。截至目前,完成全区筛查近9万人次。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充分发挥医疗人才组团援藏优势,协调对口支援省市(单位),在选派援藏医护人员时重点向妇产科、儿科倾斜,将产儿科和相关支撑科室建设与能力作为对口支援重点领域,帮助提升全区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随着我区妇幼健康资源不断增长,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018年的56.52/10万、11.59‰。住院分娩率提高到2018年的90.66%。

主持人:藏医药是我们的传统医学,请问我们在藏医药事业振兴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嘉宾:藏医药学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自治区历来高度重视藏医药事业的发展,藏医药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各级藏医药机构作为藏医药文化继承、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通过优化医院环境、加强形象体系建设以及设立藏医药文化馆等多种形式,弘扬了行业传统的职业道德,推进了藏医药文化建设。自治区先后于1986年、1996年、2014年召开全区振兴藏医药大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藏医药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有力推进藏医医疗、教育、科研和产业发展。一是藏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上世纪80年代,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先后4次进行改扩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区公立藏医医疗机构发展到43所,其中,自治区级1所,地(市)级6所,县级35所,高校附属藏医院1所。并建立了62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藏医馆,全区藏医病床数达2412张,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藏医药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89%和38%,藏医药技术人员总数达3763人。

二是藏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诊疗水平得到加强。60年来,全区相继建立了自治区藏医学校、西藏大学开设藏医系,西藏藏医学院,开展藏医药医学理论体系、诊疗体系等系统教学。全区藏医药高级人才、技术骨干和基层实用型人才梯队基本形成。以传统为基础的藏医药传承创新工作全面开展,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肝病、胃肠疾病、皮肤病、妇科病治疗方面取得突破。三是藏医药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天文历算等国家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37个,2018年6月《四部医典》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当年11月,藏医药浴法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通过举办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参与国际“非遗节”等,推动藏医药对外交流合作,藏医药影响进一步扩大。四是藏药生产迈向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藏药生产企业从手工作坊到工业化生产逐步发展壮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藏药生产企业发展到17家,均通过国家GMP认证,从事藏药生产人数达1800多人。拥有藏药国药准字号159个品种、311个,主要生产丸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等8种剂型。形成了甘露、奇正等藏药产业知名品牌。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主任的详细介绍,王主任从深化医改、卫生援藏、健康扶贫、疾病控制、妇女儿童医疗保障、藏医药振兴等方面介绍了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历程,西藏各族人民从不离乡不离土就能看上病、看好病的巨大变化中切身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倍感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实现以健康保稳定、促发展,以健康惠民生、聚人心。本期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王主任,感谢广大网友。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