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政民互动>在线访谈

西藏自治区生态保护相关情况

访谈时间: 2018-11-13 10:00

访谈嘉宾: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 边巴拉姆

访谈简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西藏自治区门户网站政务访谈活动的现场,今天我们活动也是邀请到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边巴拉姆,拉姆处长您好!

嘉宾:您好!我来自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我叫边巴拉姆,很高兴今天能够跟各位网友交流。

主持人:拉姆处长我们知道西藏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工作历来是受到高度重视。那么为了更好的地保护我区具有典型意义和极具保护价值的生态系统、自然景观、文物遗迹还有濒危的珍惜动物的话,我们都开展了哪些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您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下保护区建设情况。

嘉宾:西藏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75年,最初由自治区相关部门组织我们的调查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考察队对我们西藏重点地区进行了调查和区划工作,划定了十三个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先后经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批准成立。199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了《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6~2010年)》,2001年相继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办法》、《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意见》。我区自然保护区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截至到目前,我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处、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占我们全区国土总面积的34.35%,居我们全国的首位。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1处,面积37.2万平方公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设立了管理机构,其中我们珠峰和拉鲁湿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了一个类型比较齐全、分布比较合理的自然保护区格局,有效地保护了西藏具有典型意义和极具保护价值的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和珍稀濒危物种,较好地维系了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有力地保障了西藏特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为西藏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我们保护区建设是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历程,那我们也可以说从抢救性的建设到如今是有规范化的建设,那么我们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进我们的保护区建设?

嘉宾:一直以来,我们西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编制相关规划,颁布了一批地方性的法规,同时积极谋划项目,不断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全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完善法规政策。先后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办法》、《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以及《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等多项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的意见》,确保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与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二是推进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将相关建设项目纳入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规划资金9.43亿元,用于实施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以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针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期面临的人类干扰、湿地缺水、雨季输沙等主要威胁,自治区、拉萨市投入大量资金,通过一系列保护工程,最大限度消除了自然或人为胁迫因素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利影响。自2000年以来落实1.5亿多元,先后开展了一、二期保护工程建设,以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为重点,完成了拉鲁湿地核心区透视围栏、湿地观景台、湿地管理局办公用房和值班管理用房以及“三渠一河”保护等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累计落实环境保护部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545万元,开展了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 “十二五”期间落实3000多万元,加强“三渠一河”疏浚治理,提升对湿地的补水能力,有效控制泥沙对湿地的威胁。自治区于2015年落实1亿元,对保护区内29户居民进行搬迁,并对拆迁地进行生态对的修复。同时计划投资7亿元,实施拉鲁湿地三期保护工程,继续搬迁湿地保护区内现有的居民,恢复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改善湿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另外,我们自治区投入3.02亿元,实施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设立了独立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了68个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聘用了780名专业管护队员。同时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专项资金的投入,全面提升了我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水平,较好维护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有效保护了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繁衍生息,发挥了巨大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主持人:那么在2017年,国办和中办通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的环境问题,那我区在加强生态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工作方面都采取哪些举措?

嘉宾:通过认真贯彻学习《关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及其教训的通报》和我们自治区区党委吴英杰书记的批示:“认真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下决心保护好山山水水”的精神,我们紧紧围绕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将《两办通报》作为加强我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指导和遵循。一是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逐步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调、管理高效的工作格局。二是将常态化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纳入《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紧扣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目标,严厉打击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力开展好“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截至到目前,已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161个问题,完成问题整改111个,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处以罚款218.42万元,追责问责46人。自治区从2017年开始停止延续涉及自然保护区的矿权,正在研究制定现有涉自然保护区采矿权有偿退出机制;下大力气开展了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群众搬迁、废品“集中营”取缔、牲畜禁牧等工作;大力整治日喀则市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规建设问题;全面规范日喀则市雅江流域和林芝尼洋河流域内的河道挖沙采石行为。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完善了全区自然保护区监管体系,解决了一批涉自然保护区的突出环境问题,充分发挥了震慑、警示和教育作用。

主持人:通过您的介绍可以看出我们是采取了很多举措来推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工作,那么想问一下您我们这些工作目前成效如何?

嘉宾:通过多年努力,全区湿地、森林、草地、湖泊等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较好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的种群和数量稳中有增,如,在西藏繁殖越冬的黑颈鹤逐年增加,目前达到8000只以上,约占全球黑颈鹤数量的80%左右,西藏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黑颈鹤的栖息地;藏羚羊种群数量成倍增长,数量已增至20万只以上;曾被认为灭绝的西藏马鹿也在我区发现,种群数量恢复性的增长,已经达至300多只;滇金丝猴、野牦牛、藏野驴等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以拉鲁湿地为例,经过多年的严格保护和大力建设,拉鲁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珍稀、濒危物种数量逐年增加,湿地生态功能发挥维持正常。根据环保部卫星中心数据显示,自1999年保护区建立后,保护区内生态系统格局基本维持稳定,各类生态系统年变化率均在8%以下;湿地面积扩大明显,特别是2014年到2017年底实施了搬迁工程,湿地面积由原来的6.2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7.04平方公里;湿地东部和北部缺水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湿地水位明显上升,湿地平均水面上升3厘米,水域面积比保护区设立之初扩大1/3;低质量生态系统向高质量生态系统正向演替,沼泽湿地和水域湿地面积大大增加,年增加率分别达到1.95%和7.14%;动植物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每年到拉鲁湿地过冬的黑颈鹤、班头雁等鸟类逐年增加。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显著的保护成效,优美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对外展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靓丽名片。

主持人:正如拉姆处长所说,我们壮美的景观还有这些珍惜的濒危动物都是我区在向世人展现的一个靓丽的名片,但是这些对我们保护来说是非常脆弱的,所以说我们取的这样的成绩是实属不易,那么为了能够巩固住我们现在应有的成绩,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嘉宾:下一步我们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坚决遏制涉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现象,逐步提升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监管水平。一是加大监管力度。始终把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继续做好“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自然保护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查处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落实不放过,为加快建设美丽西藏、牢固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是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全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落地,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的意见》。根据国家相关指导意见,加快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内矿权退出机制,规范全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项目监管、执法检查以及考核评估等工作。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监管在全区县域环保考核中的分数权重,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内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一票否决”制,推动各级、各部门自觉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争取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同时,加快推进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全区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监管网络和实时应对处理系统,进一步提升自然保护区监管信息化水平,推动我区自然保护区监管由被动监管、应急监管、分散式监管向主动监管、日常监管、系统性监管转变,全面提高风险早期预警能力和主动发现问题、快速应对问题能力,实现自然保护区精细化监管。
四是积极争取支持。用好用足党中央、国务院给予西藏的特殊关怀和支持,进一步争取国家在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资金、以及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优化调整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实现我区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

主持人:拉姆处长,针对我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在进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开展的时候都有哪些具体措施?
嘉宾:在去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自治区人民政府针对我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大、西藏民生改善、环境保护重的前提下,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制定并印发《西藏自治区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联动协调机制的意见》藏政办发[2017]145号,从项目进入到保护区进行了严格的把控,要求涉及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包括其他的一些规划,涉及自然保护区的项目,进入保护区同样进行管控,在自然保护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审定、严格审定,严格按照自治区相关部门,七地市的政府领导的共同审查涉自然保护区的项目,自然保护区领导小组同意才能实施下一步的工作,包括涉自然保护区项目生态影响的管理报告,要进行编制、审查以后做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补充部分,确保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生态破坏降到最低,也确保相关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不造成破坏,从严把关、从严要求,确保自然保护区能够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条例,做到不越法、不违规,按照正常程序走。自然保护区的未批先建、违法违规问题比较突出,确保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确保能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隆子县玉麦乡两姐妹回信当中提到的,做好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了这个目标,西藏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包括农户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等等。很多都是自然保护区,很多自然保护区里面也有边境小康村,边境村,所以为了确保乡村战略的实施,确保边境小康村的建设,我们也在大力的支持,确保保护区的这些项目能够按期落地。从国家层面也好,从增速层面也好,也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必须要确保按照自然保护区的条例,有些项目不能过就是不能过,不能出现过去的未批先建、擅自开发建设,从源头就开始严管项目的工作,包括前面工作谈到的项目环保的一票否决,分数的权重,增加了分值,以前我们的分值很低,但是因为毕竟西藏自然保护区面积很大,占我们国土面积的34.35%,也就是我们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也是我国保护区面积居首位,居首位把我们自然保护区工作做好、规范化的建设,任务也非常艰巨,我们监督监管的责任也非常的重,所以对我们来说压力也比较大。但是为了确保我们这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牢固的树立好,我们也是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加上我们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从源头就严管项目的准入,第三就是规范的建立一些机制体制,还有一些制度,确保自然保护区能够健康的发展。

主持人:就是在这个虽然说压力大、责任大,我们也是在留住青山绿水的时候也是希望保护区或周围的居民也能够脱贫致富。

嘉宾:现在我们保护区建设也好,保护区的管护也好,也是用了我们很多生态岗位,也就是我们老百姓也能挣到几千块钱,三四千块钱,也就是在生态岗位上,其实生态岗位也就是对我们保护区包括我们这个森林、草原,也就是草原监督员、森林监管员,就是通过这些来影响我们老百姓的收入。

主持人:再次感谢拉姆处长坐客我们的演播室,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的访谈就暂告一段落,那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嘉宾:再见!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