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金桥”养护人巴恰

时间:2021年09月22日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背景色:

世界屋脊唐古拉山,海拔5220米,气候恶劣,高寒缺氧。这里冬春风雪交加,夏秋气候反复无常,山顶积雪不化,常有大风雷雨袭击,青藏公路就从这里通过。山顶的109工区历来被视为青藏公路的关键地带,成为养护的重点。然而,在这严重缺氧、气候十分恶劣、条件非常艰苦的地方,却长年活跃着一支热衷于交通事业的养路队伍,他们奋战在这里,奉献在这里,巴恰同志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巴恰,男, 1944年生,那曲安多县人, 1962年参加工作,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西藏第一代藏族养路工人,曾担任过被誉为“天下第一道班”的109道班班长、青藏公路局安多公路养护段段长。他在风雪高原唐古拉工作了近30个春秋,以朴实、诚恳、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青藏公路的畅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高原建设者之歌。

巴恰所在的工区,时常受到雪灾威胁,每逢大雪,他们的道班房就淹没在茫茫大雪中,人只能从窗户出入,即使这样,他们依然坚持在风雪天外出排除积雪,并将因风雪而受阻滞的司机、旅客接到道班精心照料。每当路上传来车辆的喇叭声时,他就立即和工人们一起踩着没膝深的积雪赶到山顶,奋力铲除积雪,导引车辆向山下移动。为了引导好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他索性守在积雪最深的垭口,在风雪夜,他举着一面红旗为推土机和车辆引路,清除不断积起的大雪,护送救灾车一辆一辆过山口。事后,一位青年工人说,凌晨我们返回道班,发现巴恰脱外衣的时候很吃力,原来他的手和胳膊都冻肿了。唐古拉山上有多少片雪花,巴恰就有多少动人的故事。他的故事总是和路连在一起,路在他的心上。每当车辆出事或抛锚时,巴恰总能闻讯赶到,看护货物、救护伤员、拖拉车辆。

1975年冬天,拉萨运输公司的一辆车在1407公里处不慎翻车,驾驶员身亡,助手头部、胸部受伤,血流不止。巴恰闻讯赶到后,立即吩咐工人看护散落的物资,自己把这位助手背回家中,给他包扎伤口,安排好食宿,直到伤员单位的救济车来接。

1981年冬,一辆运输车不慎滑下公路,巴恰组织人力主动协助拖车,因为路滑、坡陡,加之是重车,拖车钩猛然崩断,钢丝绳如闪电般飞来,打在巴恰的额头和手臂上,他跌倒在地,鲜血染红了上半身,但他咬紧牙关依然支撑着站了起来,招呼大家重新拴上钢丝绳,有的工人流着泪劝他回道班包扎,但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直到养护段党支部书记央德赶到后,命令他回去,巴恰才摇摇晃晃上了车,一下晕了过去。从那以后,他的额头上留下了一条两寸来长的疤痕。

1983年,继夏季暴雨后,这里又发生了冬季大雪。雁石坪养护段106至107道班之间严重阻车,巴恰组织青年突击队前往救急,为了迅速恢复通车,他和伙伴们顾不上回道班吃饭,用雪拌糌粑充饥,连续5天铲雪,每天工作长达十多个小时,直到恢复通车。1985年,那曲等地遭受罕见的雪灾,连续十几天的暴风雪袭击了整个唐古拉地区,大批的牛羊死亡,成群的野羊、野兔冻死在大雪中。巴恰在工区抢险保通动员会上说:“我们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为了灾区人民,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保障公路畅通。”雪灾期间,巴恰得知附近两个乡27名老人和孩子被困在1米多厚的积雪中,食物和衣物都被埋在了雪中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把灾民背的背,架的架,全部带回道班,让出住房,拿出粮食,尽全力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他又组织工区的同志,给附近灾民支援粮食和衣物,还送去牛粪等生活物品。雪灾期间一切常规的生产、生活秩序都被打乱,许多被风雪阻困的过往司机、旅客被接到道班后,巴恰毫不犹豫和往常一样让出自己的住房,安排被困司机和旅客住下,自己和家人却围在火堆旁过夜。在雪灾持续的近半个月里,巴恰和他的工友们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了十五六个小时。

巴恰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养路工人,他没有惊天动地之举,也没有了不起的创造,只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与养护地段和公路打交道,默默地奉献了近30年,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了高原养护事业。多年来,巴恰以一个普通工人的热心肠,以一个共产党人助人为乐的品质,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以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高原养路工人之歌。道班工人们亲切地称巴恰为“老班长”,而巴恰也正是因为他的朴实、诚恳、无私奉献获得了“唐古拉山‘金桥’养护人”的赞誉。

1989年,国务院授予巴恰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本故事文字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