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快讯
当家作主换了人间
2025年03月28日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当家作主换了人间

本报记者 张宇

自治区政协委员们在会场外讨论

自治区人大代表在投票

民主改革时,乃东县昌珠乡翻身农奴选举自己的当家人(资料图片)

民主改革时,农牧民在焚烧噶丹寺农奴的契约(资料图片)

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西藏民主改革这一伟大历史时刻值得永远铭记。

走进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旧西藏的黑暗与压迫”展区,锈迹斑斑的铁链、阴森恐怖的刑房、低矮透风的窝棚,让人仿佛置身“人间炼狱”,记忆瞬间被拉回到旧西藏的窒息岁月。

一座群雕格外醒目:一间阴暗的经堂里,一伙“恶魔”,以修建寺庙为名,正要把一个小孩钉在箱子里,活活埋在房基的角下。母亲听见孩子的哭喊声,同老木匠和支差农奴急忙赶来,想要夺回孩子。挡在面前的人,手持铁棒,面目狰狞。他们能要回小孩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是1959年之前旧西藏的悲惨一幕。

在旧社会这片压抑的土地上,延续千年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将社会切割成森严的等级牢笼。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牲口”,他们一无所有,只能依附于农奴主,可以被随意施加剜目、割舌、砍手、剁足等酷刑和惩罚。农奴承受沉重的赋税、劳役和剥削,却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民主权利”四字,更是闻所未闻。

黑暗终将被光明驱散。1959年3月,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雪域高原,百万农奴挣脱了千年枷锁,获得了人身自由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昂首阔步迈向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今年1月中旬,拉萨市城关区一间藏式茶馆里,一位耄耋老人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用布满皱纹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收看西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的新闻。他是旧西藏农奴的后代,如今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还能在社区议事会上投票决定公共事务。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今天的幸福生活,过去是想都不敢想。”66年前,老人的父亲还戴着枷锁在领主的庄园劳作,生死由人;66年后,他的一个孙女正在一所名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场跨越几十年的命运嬗变,正是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最鲜活的注脚。

西藏民主改革后,广大农奴和奴隶首次参与选举了基层各级权力机关和政府,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成为新西藏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西藏实现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向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批翻身农奴和奴隶担任了自治区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职务。

数据最有说服力。目前,西藏省级少数民族干部有26名,地厅级少数民族干部有512名,地(市)、县(区、市)党政正职由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乡镇(街道)党政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占57.17%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进行的两次县、乡换届选举中,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县、乡直接选举,有些地方参选率达到100%。当前,西藏共有四级人大代表42153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9.2%;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创建“人大代表之家”790个,所有村(社区)都设有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民主参与形式不断丰富;政协第十二届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共有委员429名,74个县(区、市)政协组织全覆盖,政协委员超过8000名,其中85%是少数民族。

春风浩荡满目新。从旧西藏的黑暗到如今的繁荣,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征程上,西藏各族人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踔厉奋发、勠力同心、砥砺前行,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数说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进行的两次县、乡换届选举中,90%以上的选民参加县、乡直接选举,有些地方参选率达到100%。当前,西藏共有四级人大代表42153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9.2%

政协第十二届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共有委员429名,74个县(区、市)政协组织全覆盖,政协委员超过8000名,其中85%是少数民族

目前,西藏地(市)、县(区、市)党政正职由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乡镇(街道)党政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占57.17%以上

(本版图片由本报视觉频道提供)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